888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888小说网 > 官僚 > 第十章 感悟县志(上)

第十章 感悟县志(上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第十章 感悟县志(上)

胡晨阳喜欢看《县志》,在新峡县时,他与宋麟庐老人最初的交往,就是从共同参与编撰《新峡县志》开始的。

《县志》也叫“地方志”,是专门记载一个县的历史、地理、风俗、人物、文教、物产等的专书,一本好的县志,可以说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。

早在唐朝,就出现了“地方志”。南宋以后,地方志开始明显增多,这跟地方官员的“修志”意识不断增强是有关系的,宋代官员,文人居多,修志,也是“扬名立万”的美事。

然而,由于经历了亡国之祸,宋代能够留下的地方志已经极少了,传到现在的地方志,大都是民、清时代的版本。

昨天,胡晨阳就想抓紧时间看《德修县志》的,只是因为来人不断,钟建国更是呆到半夜才走,没看成。

今晚,依然有几位县里领导,还有几家驻县单位的领导过来拜访,不过都是礼节性的,没久留。

十点以后,安静多了,胡晨阳抓紧时间在灯下看《德修县志》。

手头上这本厚厚的《德修县志》,一看就是当代版的,16开精装本,封面是蓝色的,沪城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,主编沈需民,另有四人为编辑,其中也有一位姓沈,叫沈庆宪。

名誉主编居然是郑文学。

一个贪官,有何“名誉”可言?

这让胡晨阳想起了黄炎培先生“窑洞对”的第三句名言:“求荣取辱”。

历史是后人写的,一个好官,不用刻意留名,人民自然会将你铭刻心中;而一个贪官,想以修史方式为自己留名,只能是“求荣取辱”。

扉页上,印着一段古语:“县积而郡,郡积而天下。郡县治,天下无不治。”

这段话,胡晨阳很熟悉当年,他看小说《新星》时,书中《引言》部分第一句话,就是这句“县积而郡,郡积而天下。郡县治,天下无不治。”书中,年轻的县委书记李向南在一个叫做古陵县的地方,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,很令那些想在官场上真正有些作为的官员们景仰。

至少,胡晨阳知道,当年,高明亮、汪国本都是很赞许“李向南”这个人物的。汪国本还指示庐阳电视台播放了三遍电视剧《新星》。

古人关于县治,还有一句话也很有名:“民为邦之本,县乃国之基。安邦之难,难在固本;治国之难,难在强基。”

这些话,都深深地刻在胡晨阳的脑子里了。

现在,组织上把德修这样一个大县交到他手中,几乎有了跟“李向南”一样的权力了,能不能有一番作为,就看胡晨阳的了。

其实,关于“李向南”的身份,大家是有些非议的,因为,“李向南”的父亲是中央某部部长,典型的“红二代”,又得到了省委第一书记的赏识,本来是要直接提拔厅职的,李向南却主动要求下到县里当一把手。

当时,胡晨阳是有质疑的:“这可能吗?”

高明亮却道:“有可能。对他来说,什么都不缺,就缺政绩,搞好一个县,比当个一般副厅级,更能证明自己。”

那时,胡晨阳还只是一个小秘书,其实有许多想问的,心里痒痒的,却不敢多问。怕高明亮说他:“你小子,想学李向南啊?”

后来,胡晨阳当了汪国本的“大秘”,有一次陪汪书记散步,胡晨阳有意提到《新星》,提到李向南为什么不做厅级干部,宁愿去当县委书记?

汪国本与高明亮的意见完全一致:“这个是有可能的。”

胡晨阳又问:“汪书记,现实中,一个县委书记,能象李向南那样大刀阔斧地改革吗?”

汪国本摇头:“很难。改革,在某一个点上突破,是有可能的,但要象李向南那样,什么都要按他本人的意图进行,那就不是一般的难了,必须得有特殊身份或者说特殊权力了,其实,这还是古代所谓‘清官’情结。”

“我也觉得是。”胡晨阳道,“书中就有人质疑:李向南想当清官。不过,他自己说:如果人人都是清官,就无所谓清官了。”

汪国本摇头:“人人都是清官,可能吗?”

……

再看下去,郑文学不但是《德修县志》的名誉主编,还亲自撰写了“序言”,也不知道是他本人的手笔,还是秘书代劳?

“序言”文笔很流畅,少不了要提到“盛世修志”这句经典的话。其实,自从看了《落日的辉煌》,胡晨阳对“盛世”这个词有些反感,连带对“盛世修志”也有些不认同,修志就修志,扯什么“盛世”?

第一部分是德修县的历史沿革,太长了,胡晨阳暂且跳过,他只看了解放后历届德修县委书记,数了一下,发现郑文学是第21任县委书记。

也就是说,胡晨阳是第22任德修县委书记。

21任书记,除了郑文学还在“双规”中,还有前面20任,没一个认识的,他们身在何方?是死是活?胡晨阳一概不知,他们就是一堆陌生的名字。然而,就因为胡晨阳成为了德修县第22任县委书记,今后,他的名字也注定要与这一堆陌生的名字排列在一起,出现在重修后的《德修县志》里,不管他是成功还是失败,耻辱还是辉煌。

……

开篇有一段话很有气势:“浩浩修河,水山青秀,汲天地之灵气;泱泱大县,人杰物胜,舞时代之长风。德修,北接鄂省,南连湘省,处三省交汇吴头楚尾犬牙交错之地。自南唐归宋以来,缘予农耕文化重学仕进,游学游宦,力振家声的影响,加之中原文明直接传承和学馆书院蔚然兴起,至宋一朝,人才辈出,世代相继。”

这段话,文字不多,却包含了大量信息。

一是地理位置,“三省交汇,吴头楚尾”其实,准确地说,整个赣源省都是“吴头楚尾”, 德修是“吴头楚尾”的第一站。

二是文化特征,赣源有典型的“书院文化”,自隋唐以来,书院文化便在赣源兴起,历时历代,人才辈出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